珍爱生命,远离手机

就个人感受而言,手机侵害有三方面:

1、侵占时间长

2、无效信息多

3、损害视力大

1、侵占时间长

自从乔布斯开天辟地的智能手机问世,到现在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。

今天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手机,衣食住行,涉及到的方方面面,手机都能插一手。

早上醒来,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手机。

晚上睡觉,可能手机是在睡着后自动从手中滑落或者仍然是握着手机的姿势。

出行要从手机上看公交车到哪里了,或者需要使用乘车二维码,开车更是需要手机导航。

吃饭点外卖用手机,支付,购物,浏览网页,看知乎,微信读书,新闻资讯,微信聊天

手机完美的把个人碎片化时间全部收集到了屏幕上。

如此高频率的在各种环境下注视着手机屏幕,对人体视力的损害真是不容小觑。

近两年手机生产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,于是在设置里做了一个健康使用手机的功能,可以统计屏幕使用时长,打开功能后可以强制禁用APP。

img

上面大概是我大半天的手机使用时长,以及各应用的使用时长分布。

一天的手机使用时长大概在5小时。

这个数据很恐怖,一天在手机上的时间竟然如此之多。

一天24个小时,8个小时集中在睡觉,8个小时集中在工作,剩余的8个小时,竟然被手机占了5小时。

img

抛去没法自由支配的睡觉和工作时间,剩下的可自由支配时间里,玩手机占了62.5%。

就问怕不怕。

非常可怕。

因为在这自由支配时间里,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:买菜做饭,跑步健身,看书学习,陪伴家人…

然而更可怕的是,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。

2、无效信息多

img

这是一张2017年的移动应用使用时长统计表,

翻译一下大概是:

第一名:微信,QQ

第二名:抖音,快手

第三名:王者荣耀,吃鸡

第四名:今日头条,知乎

于我而言,QQ基本不会产生社交了,而微信是个工作的工具。

微信这个工具有点微妙,个人更愿意理解为这已经是一个个人政治舞台,或者说个人政治高点。

无论是群聊,个人聊天,发圈,点赞,评论,都是经过反复揣摩的,在把话说出来之前是充分考虑了影响。

即说出来的,都是想让别人听到看到的,他们应该会按照我的思路去理解。这条朋友圈应该给谁看,不应该给谁看。这条朋友圈要不要点赞,要不要评论。等等。

所以微信朋友圈很少发,或者说不敢发。

这个APP的无效信息大多来自无效的聊天,无效的朋友圈。

个人认为无效信息率为30%。

抖音快手不在我的手机上,这是我能抵制的无效信息。

虽然不排除里面很多信息对很多人是有用的,比如我有朋友就在抖音上学会了很多菜。

尽管如此,仍然觉得这些短视频APP输入给用户的无效信息比社交类APP大多了。

因此,我给这类APP的打分是无效信息率为70%。

吃鸡不玩,王者荣耀偶尔玩一下,无效信息率接近100%。

纯粹是浪费时间,玩完后一种莫大的光阴虚度感从脑后袭来。

今日头条之前曾是重要的获取资讯的通道,后面觉得“你喜欢的,才是头条”这条宗旨简直在闭塞用户。

只要你看过某类新闻,后面基本就只能看到这类新闻了,而且相当多的标题党,广告。

遂卸载。

个人认为其无效信息率为60%。

知乎,从最开始的知识精华聚集地,到现在严重商业化,已经发生了质变。 如果说之前是浓茶,解渴又提神,现在变可乐了。离卸载不远了。

但较其他资讯类APP来说,知乎仍然还是在一个较高位。

个人认为其无效信息率为40%。

这里所谓的无效信息,是指这个信息对你的认知体系毫无帮助,或者帮助甚少,在时间轴上的衰减很快的信息。

尽管理性的分析如此,但人往往是个感性的动物。

发现这些APP里,无效信息率越大的APP,你的使用时间越长。

这时手机的危害就异常凸显。

3、损害视力大

最近眼睛经常疼痛,干涩,难受。

戴着眼镜看东西都觉得特别模糊,觉得眼镜已经不合适,遂去重新配镜。

结果是一年多的时间,视力下降100+。

简直前所未有的视力滑坡。

用智能手机不是一两年了,为何这两年视力下降这么快?

为此专门研究了当今主流手机的屏幕材质。

当今的屏幕主要有两种:

  • LCD(液晶显示屏)

  • OLED(有机发光二极管)

LCD是比较成熟的显示屏,也是早期智能手机一直使用的屏幕,颜色更真实,对眼睛伤害较小,但并不是没伤害。

OLED是这两年新研发的屏幕,目前基本上被三星垄断,由于有更轻薄,更省电,速率快等优势,基本是主流屏幕的趋势。但实际对人眼伤害更大。

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两年眼睛视力下降这么快了,因为这两年用的手机都是OLED屏。

总的来说,手机虽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,提升了办事效率,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伤害或者无形的损失。

当今世界,我们似乎已经无法过没有手机的生活。但是,为了保护自己,为了有更好的明天,我们需要理性,合理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。

比如走路不要看手机,吃饭不要看手机,坐车不要看手机,躺着不要看手机,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。

Table of Contents